close

 

555834.jpg

非常推薦的一本書,馬上想看他的其他著作。(很少看完一本書讓我衝動想要記錄下來的)

看完後有種惆悵堵著的心情,曾經的台灣,曾經的瑯嶠曾經的平埔、傀儡、高山族、土生仔、閩南、客家,其實早就是一個熔爐啦,種族歧視還是生物血液種族的排他性的本能? 一個個種族的消失在這時間中,我們是融合新生的,卻對以前完全未知,了解一個人要知道身家背景,但我們卻完完全全不了解我們住的地方,不知道怎麼形容我的震驚!     

在當時平埔族大約佔了6成多以上,想想除了那200萬大軍撤兵來台的,有那些會沒有相關血統? 但平埔族的文化幾乎已經不見了,把老婆叫「牽手」是平埔的說法,是因為太多閩南和平埔結婚,但又不好意思說他娶了熟番,因此這個名詞被留下了…… 

(可以參考這篇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5540講解台灣目前有多少是平埔族後裔)

 

一個民族要消失,這麼容易,文字不見了,文化不見了,地名沒了,當那些堅持沒有了,不需要除掉你,自然而然根本沒有人知道你這個民族!!是不是很可怕呢?!

 

斯卡羅在當時這麼重要,現在有誰知道這個族?

 

原來以前這個恆春半島(下瑯嶠),從來不屬於任何人,包含清朝,一直都是獨立存在的特別地方,等解封了,我要來好好探索這片地。

 

以下影片介紹傀儡花的場景 (大約只有一半符合,因為有超過一半介紹牡丹社事件和恆春,這不是書中的重點)

PS:

1. 第一次聽到瑯嶠是我去走阿朗壹時候,走出來時他上面寫著,這條成為瑯嶠古道!

2. 原來很多地名都是很有歷史淵源的,可惜現在改名後都看不到痕跡了

 

下面這張圖片可以快速知道共有哪18個部落,相關位置地名與現在的差別

555835.jpg

圖片截自為傀儡花書本內頁

 

引圖片 擷自斯卡羅fb

以後有機會再來慢慢紀錄相關文章

 


節錄傀儡花書本後記:

今日的台灣在一六四年陳第寫《東番記》之後四百年,已包容了各不同階段的新移民而成種族大熔爐。昔日瑯或今日春地區,更是這個島嶼族群融合過程的最佳縮影。

而一八六七年發生在瑯驕的故事,不但登上了國際舞台,也改變了台灣的歷史,還改變了台灣人的族群結構。然而弔詭的是一八六七年同治六年對現代台灣人而言卻是一個很陌生的年份。

如果用台灣「本土」而非「中土」的眼光去看,一八六年是台灣史上極關鍵的一年。這一年是自從康熙封閉了台灣(一六八三年),台灣及台灣人在世界史上銷聲匿跡一百八十四年之後第二度登上國際舞台。

值得玩味的是台上的主角不是當時治理台灣的大清武將他們只是配角。主角是朝廷及轄下民眾所瞧不起的生番大頭目,而地點,更是在當時「政令不及,化外之地」,台灣人不太熟悉的「瑯嶠傀儡山」。

在回顧起來,這個一八六七年台灣南角的偶發船難與美國船長夫人之死,可說是台灣近代史轉捩點。這真是「歷史的偶然」與「蝴蝶效應」的最佳詮釋。

 

 

台灣歷史教科書從未提到一八六七年,台灣人第一次和外國簽訂了國際約。簽約的雙方,台灣人這邊是一位傀儡山生頭目。當時西方列強熟悉東方事者,大部分都知道這個人,並頗為尊敬他。他們稱他為「下瑯驕十八社聯盟大頭目」(英文竟用了「confederation聯邦這個字)

這位當時西洋人心中的傳奇人物,先有英名Tou-ketk,後來才有中的「卓杞篤」

二八五0至一八七年之間來到南台灣的外國人記載中,幾乎都提到他。他是十九世紀國際上最有名的「福爾摩沙人」。他和李仙得(或李讓禮)在一八六九年二月二十八日第二度簽訂的條約,現在收藏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然而,現在的台灣民眾及學生,幾乎絕少人知道這一段歷史。

 

 

剛好最近要撥放的公視影集預告,期待!(但看了預告感覺和書有點不同,感覺愛情和親情的情緒擴大了)

 

 

補充(維基百科)

瑯嶠十八社,又稱瑯嶠下十八番社、斯卡羅酋邦,瑯嶠十八社是一個曾經存在於臺灣本島恆春地區的政治實體,荷蘭文獻中敬稱統治該區的斯卡羅酋邦首領為「瑯嶠君主」,在荷蘭和清朝時把斯卡羅族酋邦加上鄰近的部落歸在一起共同收取贌金或社餉,清代早期文獻中稱該地各社為「瑯嶠十八社」,後期該詞專指斯卡羅酋邦。斯卡羅酋邦是斯卡羅族貴族所建立的跨族群大型酋邦,斯卡羅族是知本社南遷的排灣化後卑南族,因武力強大和善用巫術,而迫使其他族群臣服,其統治領域大致屬恆春半島一帶。

 

 

剛好看到墾丁國家公園介紹斯卡羅族 (終於知道在哪裡了)

 

《社頂的孩子》羅妹號事件紀錄片!(屏東縣政府2021年出品)

推薦!蠻好看且能快速了解當時的背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ei 的頭像
    fei

    自在不在行動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