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如此美
為什麼不珍惜
如果連日本都無法控制核災了
我們如何這麼有自信的說我們可以?
當拿出來的所有數據信服力都是這樣薄弱的時候
利弊得失,我們會看不清嗎?
其實不管是什麼
就以 核廢料的存放問題 來說
根本無法解決
不怕一萬 只怕萬一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
核廢料是什麼?
一般見諸於報章雜誌的「核廢料」,實際上是「低放射性廢棄物」的稱呼,英文稱為Low Level Waste。來源是在核能電廠的設備維修或改善工程,以及清潔與輻射防護等作為所使用的物品, 因有可能沾染到低程度的放射性元素(但不是核物料),故稱為「低放射性廢棄物」。低放射性廢棄物分為可燃性(如擦拭紙類、防護衣、塑膠、手套等)及不可燃性(如工具、零件、保溫材等)兩種。這兩種廢棄物產生之後,均須經過減容及水泥固化處理,裝桶成為「固化體」以便處置。
高放射性廢棄物,存在何處?
大家一定懷疑另有一種「高放射性廢棄物」的存在。顧名思議, 其英文名稱為「High Level Waste」,乃屬高度污染放射性的廢棄物。究其來源,係「用過核子燃料(Spent Fuel)」,為回收其中可再利用的核物料(鈾、鈽)等,經過一連串化學分離的「再處理」程序,產生具有很強的放射性廢液,經再處理後與玻璃固化而得。到目前為止,我國在政策上並不考慮「再處理工廠」的興建,因為不但不合乎經濟效益,而且一直是「核子禁擴散」國際公約所禁止的事。所以國內尚無這種「高放射性廢棄物」的存在。
所以政府說,因為我們的核廢料都是低階的,我們可以處哩,不用擔心
而高階的高度汙染放射性廢棄物,因為都會存放在核電廠中,所以根本無這種廢棄物的存在,那如果核能廠被震壞了怎麼辦?
行政院網站又說
第三類:超鈾元素(Trans-Uranium Element)
核子燃料的主要成分,鈾-238(約佔96%),雖然在普通原子爐中幾乎不起核分製反應,但在吸收中子之後卻產生微量的、長壽命(半衰期有的萬年以上)元素,即自然界不存在的「超鈾元素」,如鈽(Pu)、鋂(Am)、鋦(Cm)等留在核燃料棒中,均為長期釋放阿伐射線的放射性元素,即被指稱為「危害後代子孫的元凶」。然而事實上,在自然界中亦含多種釋放阿伐(α)射線的放射性元素,其性質與超鈾元素相似。所以並不須過分恐懼。
鈾-238(半衰期45億年)、鈾-235(7億年)
不用擔心?
只因為機率很低?
如果沒有準備好
要我們如何支持?
新頭殼newtalk2013.09.13陳冠廷/新北報導
http://newtalk.tw/news/2013/09/13/40155.html
將福島核電廠地點置換到核四廠位置,影響範圍與災情就如圖示。
圖片原址:
http://www.taiwanyes.com/messages/NuclearTw.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