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文章 (5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全人類都夢想著一個不存在的世界,然後被困在這白日夢裡。

我們活在分類表格和準則的世界中,不能接受自然的原本樣貌。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借句  席幕蓉
一生倒有半生,總是在清理一張桌子。
               ──隱地

一生倒有半生 總是在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妳說  你花太多時間在回憶身上
沒有往前 都在回頭

你說  為什麼要紀錄
我說  因為我不想忘記這些苦與樂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想要了解的人  可以看看
準的地方好像還蠻多的



1 水瓶座會給朋友打分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蠻有感覺的一篇文章
不知道你們看了之後
是否有那麼一點熟悉的感覺呢?
呵呵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們說,教育就是競技場,而讀書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爭奪戰,為了保持領先,我們放棄了思考、體會、尊重、分享,開始學習平庸、冷漠、虛偽、貪婪。當我們不再保有孩子的純真時,青春、歡笑、自由與想望也就遠離了,我們彼此責怪相互憎恨,鬥爭、殺戮……直到我們徘徊在黑暗與荒蕪裡,直到無助的吶喊與哭泣淹沒了我們。是我們的平庸、冷漠、虛偽、貪婪讓生命變成了一連串失去純真的過程。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親手種下死亡的種子,讓腐敗在自己的內在萌芽,茁壯。是我們自己澆水灌溉,眼睜睜地看著我們在腐敗中失去自己,在腐敗中失去一切。

◎如果一間間應該傳出學生嘻笑聲的教室,聽不到嘻笑的聲音,應該充滿健康活蹦看不到活蹦亂跳的身影,那麼它跟長達十二年的監獄刑期有什麼差別?

◎反對那些錯的,是不是代表我們就是對的?

長大就是累積與擁有?或者,長大意味著不斷地失去?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蠻有趣的一篇文章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

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何時告別才好呢?-你對自己認識的東西,最好能暫時與他告別吧!
即使是短暫的片刻也好。當你要離開一個城鎮時,方知那些高塔
都是聳立在那本來就高聳的屋頂上的。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我並不是那麼快樂,我只是堅持,不肯讓痛苦掠奪了我的快樂

其實,生活中的瑣碎折騰和挫敗,都是不可避免的,正因為這些困境
來勢洶洶,安然度過了以後,便有了一種慶幸與感激,真正可貴的幸福
原來不是從快樂之中來,而是從憂愁之中來。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朵朵小語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年輕的時候,我們和很多人、很多事,有很多的糾葛。
那時候我們有很多不自覺、不得已,
覺得別人辜負了,或者是對不起自己。
漸漸長大,看事情的立場改變了,
我們發覺原來每個生命都得為自己找出口。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說金錢買不到快樂?錢其實可以買到快樂,只是錢得花在別人身上,或捐助社會公益,因為樂善好施的人果真比守財奴更幸福。

加拿大卑詩大學的心理學Elizabeth Dunn等人在期刊Science發表的研究顯示,「施比受更有福」的確有其科學根據。他們進行三次實驗,評量人們把錢花在自己身上,或用在請別人吃飯、慈善捐款等社會公益用途之後,感覺有多幸福快樂。

Dunn 指出,他們發現,花較多錢在別人身上的人比較快樂。她對幫助別人能夠讓人感到快樂並不意外,卻沒想到效果這麼強大,也想不到善用財富比擁有財富更能夠令人快樂。這項研究也顯示連對日常用錢方式做一些微小的改變,就可以製造幸福感受。想要快樂並不難,只要善用自己所有的,多想想自己能夠如何幫助別人就行了。她說,過去有研究發現快樂與社會公益的關聯,但這份新研究顯示,支持社會公益的捐贈是快樂的真正原因。此外,並不只有金錢才能幫人,貢獻時間或技能應該也可以獲得快樂。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利用身體語言引誘對方去思考、去尋找
這樣得出的結果才最有說服力
因為人可以懷疑別人
卻不會懷疑自己
自己找到得答案當然是正確的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情慾孤獨】
因為人們已經沒有機會面對自己,只是一再地被刺激,要把心中的話丟出去,卻無法和自己對談。
生命裡第一個戀愛的對象應該是自己,寫詩給自己,與自己對話,在一個空間裡安靜下來,聆聽自己的心跳呼吸。
阮籍(竹林七賢之一)不在母親喪禮上哭,讓所有人說他不孝,而看到他(因悲傷)吐血的只有一個朋友,便把他寫在《世說新語》。他不是沒有道德,而是他不想讓道德情操變成一種表演。
在我的文化中,以「愛」、「關心」或是「孝」之名,其所作的任何決定都是對的,不允許相對的討論、懷疑-而沒有懷疑就無法萌生孤獨感,因為孤獨感就是生命對生命本身採取懷疑的態度。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搞清楚困擾的具體來源,
比起一味想 「終結人性」 的假超然自欺更為實用。
夢想尋求「靈肉大對決」的一勞永逸之道,其實問錯了問題。
這樣的心態說穿了只是想誇耀自己;
人不可能,也不必要純粹為了壓抑而壓抑,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Dec 30 Sun 2007 01:46
  • 自由



人不要從過去和未來畫出現在。
不要從無價值畫出價值。
不要從無限畫出有限。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種樹莫種垂楊枝,結交莫結輕薄兒
楊枝不耐秋風吹,輕薄易交還易離
君不見昨兩相憶,今日相逢不相識
不如楊枝猶可久,一度春風一回首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不一定要當「最好」, 但一定要懂得讓自己「更好」 ;
不一定要登峰造極,但一定要懂得讓自己保持在進步的狀態中。

曾經聽過有一位老太太,在她六十八歲的生日派對上如此許願著:
「我 40 歲學彈鋼琴 (現在她老人家已可以在教會中彈琴 ),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期許我自己是如此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愛,就不要多問

愛,何必問許多?
問得太多,只怕就不愛了。
成熟的人不問過去;

f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